一篇小小说《最后的黄豆》入选辽宁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的阅读题,满分25分的这篇阅读理解题,原作者亲自答题后,得到的分数为19分。
这篇小小说改写自作家王琼华的作品《最后一碗黄豆》。6月10日晚,本报记者独家与王琼华取得联系,身为中国作协会员、湖南省作协理事、郴州市文联、作协副主席的王琼华,得知自己的作品成为高考题目,显然非常高兴。他欣然答应了“作答辽宁高考阅读题”的邀请,还开玩笑地说:“这要是答不好自己的文章,把名声都搭进去了……”
事实上,对于王琼华这样的高考阅读题原作者而言,满分25分,得到19分的成绩并不算低。早在2010年时,本报记者独家邀请当时辽宁语文卷阅读题原作者、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研究员郑海麟,对其作品的命题进行解答,结果同样是满分25分,郑海麟得分为16分。
原作者系教育局副局长
称文章理解“见仁见智”
作家、教育局副局长,这样的双重身份,让身为高考阅读题原作者的他,对题目的理解有着另一种视角。“题目体现的更多是命题老师的对文章的理解角度,文学作品的鉴赏,不像其他科目有一种标准的答案、一眼就能看出来。”王琼华坦言,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通常“见仁见智”,“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站在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王琼华分析,辽宁语文卷命题者之所以选择《最后的黄豆》这篇文章入题,“目的是一种引导,希望让孩子们走上社会,更多的是自己去打拼,而不是寄托于家庭、长辈的帮助。”
这篇小小说最早发表在《小小说选刊》,并曾经获得过全国优秀小小说奖。王琼华说,这篇作品的写作初衷并非单纯面向青少年。“我当时写这篇作品时,希望给人们带来一种启发,鼓励人们去创业,也希望传递精神财富重于物质财富这样的理念。”王琼华希望考生们能够通过这篇文章,获得人生的一种思考,“对于年轻人来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金钱观和价值观,对整个一生来说都非常重要。”
以原作者身份答题
不怕“分低丢名声”
尽管最初听到记者邀请其答高考题时,王琼华曾开玩笑地说“如果答不好,把名声都搭进去了”。但是,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他坦言“答高考题”并有什么顾虑。
在试卷中,出了4道题,第一题是选择题,让考生通过阅读找出两项分析和概括正确的,后三道题都是主观题,第二题是小说中“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这一行为反映了爷爷什么样的心态?第三题是小说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第四题是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这对现在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卖过饼、当过仓库保管员、做过秘书、宣传部长、组织部长……王琼华说自己曾经做过十几份职业,但是多年来文学创作一直是他所无法割舍的。“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每天下班都会在下午五点多开始写作一两个小时,曾经从除夕写到过正月初一,也有过“十一”黄金周闭门写作不出门的时候……”王琼华说。
王琼华,中国作协会员、湖南作协理事,郴州市文联、作协副主席,郴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资深编辑机关人员答高考题称“挺难”
针对王琼华入选辽宁高考题的这篇文章及相应试题,昨日本报记者也邀请辽宁人民出版社资深编辑时祥选和机关工作人员石娇,进行同题解答。
1.答题人:时祥选
职业:辽宁人民出版社资深编辑,曾经担任省级重点高中语文老师。
得分:9分
评论:答高考题是一项“技术活”,有些命题挖掘的角度“太细”。
实际上,高考阅读题的理解,与普通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读者更多是鉴赏作品,从中得到感悟和启迪;考生要想把一篇阅读理解的题目答好,需要长时间的训练。
建议:虽然答题能力与文学鉴赏能力不完全等同,但是考生也应该增加阅读量,提升鉴赏能力,这对未来发展有重要作用。
2.答题人:石娇
职业:机关工作人员,经济学硕士。
得分:11分
评论:哎,高考,多遥远的事啊,我现在这应试的水平早就“上不了台面”了。我感觉这个题还是挺难的,总体的中心思想我们还可以感悟出来,但是具体的分析、细致的作答,就太吃力了。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114招生网 –山东招生考试信息网,山东高考政策,山东高校推荐,山东自考成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 技术支持:中国网库[
1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