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昨日,本报在C02版以《河南男孩捧回国际数学奥赛金牌》为题,报道了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学生姚博文捧回第52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一事,引来众多家长关心与咨询:这个学生是谁?他怎么学的奥数?他有没有报奥数辅导班…… 事实上,这已经是今年河南学子在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赛场上的第三块金牌了:此前,郑州一中高三学生吴柯蒙获得第22届国际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学生杨晓在第43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勇夺金牌。从1986年至今,河南学子收获了至少14枚国际奥赛奖牌。 奥赛冠军长啥样?他们“宅”不“宅”?他们有何过人之处?他们的成功秘诀在哪里?记者进行了采访。 A ◆我省学生在国际大赛中“战果累累” 1986年,我国在学科奥赛的第一枚金牌诞生——在波兰举行的第2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由河南省实验中学学子方为民一举摘得。此后,在各级各类学科奥赛中,我省学子一路高歌猛进。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郑州一中就涉足各科兴趣辅导班,即如今竞赛班的“前身”。1992年,该校杨保中同学获得第33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之后的19年间,该校学生总共获得8枚国际学科竞赛金牌、1枚银牌。 继方为民之后,河南省实验中学又先后涌现出岳衎、杨纪元、姚博文等人,分别捧回了化学、生物、数学的国际奥赛奖牌,有的奖牌还帮助河南实现了该赛事奖牌零的突破。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学生杨晓获得的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是继2004年之后,我省获得的第二枚国际化学奥赛金牌。 B ◆“兴趣”是选拔选手的第一标准 “如果学生自己不感兴趣,怎么可能在浩如烟海的试题中坚持下来,怎么能够在强手如林的参赛者中获胜。”郑州一中老师贾艳彬介绍,仅靠重复训练就想在国际竞赛上取得好成绩无疑是痴人说梦。所以该校无论是在参赛选手选择上,还是竞赛辅导团队组建上,永远将兴趣放在第一位。 几乎每位获奖者都表示,正是兴趣让他们有了“怎么学都不累”的原动力。 不过,省实验中学分管学科竞赛的教务处副主任杜瑜告诫学生和家长,应该去除功利化,选择真正有兴趣的事情去“投资”,因为竞赛班是在课余时间进行学科培训,如果安排不好一定会影响到正常的课业。 C ◆天分加努力成功才有戏 虽然每个获奖者都很谦虚,但他们在特定领域表现出来的天分还是让人惊讶。 比如姚博文,直到3岁零2个月时才会说话。但是2岁时,他就已展现出对数字的天赋。“他爷爷在地上写数字,从1到100中间不小心漏掉一个,博文一下就看出来,用脚把后面的数字给抹掉,让爷爷正确地往下写。”姚博文的母亲祁海燕介绍,姚博文4岁就能读报纸上简单的新闻,虽然很多字都不认识,但只要别人教他一遍,他就能独立阅读。当别的孩子在玩小汽车的时候,姚博文收到的“玩具”却是算盘、字典、计算器等。姚博文爱不释手,还经常拉着母亲去书店“淘书”。 但事实上,比天分更重要的,是学生后天的努力。吴柯蒙介绍,因为初中时没有系统学习过生物,高一时他成绩并不好,学习也比较吃力。“后来参加培训后,学习就像阶梯,每上一个阶梯,会有新的困难,经常会碰到一些艰难的问题,竞赛3年,还要和自己的遗忘作斗争。”吴柯蒙说,压力和困难并没有让他放弃,持之以恒的精神让他笑到了最后。 杨晓也经历了与吴柯蒙类似的过程。据介绍,三年多来,杨晓看过的国外化学书厚度加起来比他还要高。 难怪郑州外国语学校负责奥赛培训的一名老师总结说:“竞赛获奖,50%靠学生,这部分中35%是勤奋,15%是天赋、热爱;剩下的50%中,20%―30%是靠老师,其余是偶然和几率。” D ◆ 均衡发展是“王道” 这些学生能从全球众多的优秀学生中脱颖而出,获得某个领域的竞赛金牌,他们一定很“宅”、偏科很严重吧? 但以今年获奖的三个学生为例,通过接触,记者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杨晓告诉记者,不管学习多忙,他几乎每天都会和一帮好哥们儿去打篮球,一米九多的身高更是让他在赛场上占尽优势。回到家里,杨晓还喜欢玩电脑放松一下,最新的网络游戏,他几乎都玩过。 姚博文也是一个小游戏迷,CS、三国杀等流行的游戏他都玩。“我觉得学习要劳逸结合,没有休息充电,就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但他承认,自己的游戏确实打得不好。“因为从数学角度来分析,我手指敲击鼠标的次数……”聊着聊着,姚博文就犯了“职业病”。 “在很多同学和家长眼里,奥赛生好像总在某一方面有特长,但文化课成绩‘一塌糊涂’。这是一种偏见,我们学校的奥赛生在全校的学习成绩都是顶尖的。其他学科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自己在奥赛中的眼界和思路。”吴柯蒙介绍,每次考试,他的成绩总排在全班前三名。 其他两位同学也一样。在土耳其参赛期间,杨晓还因为英语较好一直充当中国队另外3名参赛选手的“翻译”;考试当中,凭借深厚的英文功底,他还发现了试题翻译中的一处错误。 因为各方面表现优秀,目前,这三位获奖选手都被保送进北京大学。 E ◆“辅导班”并非越多越好 为避免孩子“输在起跑线”,当下,很多家长都给孩子报了不止一个辅导班,让孩子们叫苦不迭。辅导班报得越多越好吗? “我从小到大就没上过辅导班,唯一一次是小学五年级时报了一个英语班,但我实在觉得老师讲得太慢,听了几节课就回家自学了。”对于辅导班,姚博文比较“保守”。他认为当下校外各类奥赛班水平参差不齐,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很重要。”吴柯蒙说,“奥赛培训就像一棵大树。校内老师的指导注重基础,就像树根;外部培训一般为大学教师,注重前沿的科研知识,就像树冠;只要两者兼顾,大树才能枝繁叶茂。”他说,自己平时除了参加校内生物奥赛指导老师的培训外,还经常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到北京及省内高校参加一些奥赛方面的培训。“学习来自不同地方的老师和同学的科研思路和方法,收获很大。” F ◆“舵手”老师必不可少 “一个汽车不管跑多快,方向错了,最终是不会到达目的地的。在学习过程中,我的辅导老师淡海彬对我帮助很大。他是舵手,是罗盘,可以说没有淡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吴柯蒙说。 每年都要经历层层选拔,面对全国乃至全世界优秀中学生的激烈竞争,多年下来,相关中学均已积累了完善的奥赛人才培养机制。比如郑州一中,早在2006年就组成了一个由3名老师组建的竞赛辅导团队,3名老师根据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学科去带学生,并分别负责一届,共同参与讲课。对于“好苗子”,各校更是下大力气,采用类似“一对一”的方式悉心培养。 “我们不是以得奖为目的,主要培养这些学生拼搏、探究、钻研等能力,有利于他们以后继续钻研这方面学科。”杜瑜说。 一提到奥赛,家长们就有说不完的话。你是否还在为要不要给孩子报奥赛班、报几个奥赛班而纠结?面对林林总总的奥赛班,你是否挑花了眼、不知如何分辨?你希望孩子通过奥赛班实现什么目标?你觉得给孩子报奥赛班有没有用?你的孩子愿意上奥赛班吗……针对这些话题,有任何想说、想聊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96211(市话收费) |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114招生网 –山东招生考试信息网,山东高考政策,山东高校推荐,山东自考成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 技术支持:中国网库[
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