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不完的作业,补不完的课,这是学生。一肚子牢骚,恨铁不成钢,这是家长。吃力不讨好,担惊又受怕,这是老师。三者围绕着教育,有说不完的话题。1月24日,本报记者、市民代表、省教育厅厅长、政协委员坐在一起,说说教育那些事。
访谈人物
政协委员、省教育厅厅长王绚
政协委员、青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 陶怡锋
市民代表:学生家长 金晓旭
市民有话要问
课上不讲,课下补课;一经发现,绝不客气
金晓旭:孩子上高二,老师说孩子基础太差,需要补课。有时候,老师也会给家长介绍补习班。孩子觉得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少,有所保留,同时补课费也是笔不小的开支,这让家里人很苦恼。请问老师课上不讲,课下补课的问题如何解决?
王绚:这种现象我们已有所知。2010年,省教育厅已下发相关通知,要求教师不能办非法补习班,但实际上,这种情况仍然存在。
补习班的市场需求,是在高考指挥棒下形成的。个别老师以补课的形式挣外快,社会上意见比较大,这是教育领域要深思的一个问题。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课堂里的内容留下来放到课外,这种行为太恶劣!作为课下补课的老师,只能说明他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效率不高,不仅在教育技能上有待提高,同时在师德师风上更需要加强。
家长们希望教育部门把这股歪风邪气刹住,但这需要一个过程,教育教学理念要更新,老师思想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提升,还要端正校风。下一步,厅里要从理念上引领,提高教师的素质,把这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同时要加强督导。希望全社会对老师进行监督,举报个别老师的行为,一经发现,绝不客气。
陶怡锋:师德教育是对老师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老师,缺乏师德,对下一代贻害很深。全社会对老师有效监督,才能保证教育机制的正常运行。同时,要加强执行力,确保出台的文件落到实处。
担心因为举报会伤害到孩子
金晓旭:说实话,作为学生家长,我不敢举报,我很担心因为举报会伤害到孩子。
王绚:这个事情,家长和孩子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究其原因,还是要归到师德师风上。家长的担心可以理解,但是这种现象如果形成社会风气,我想需要社会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得到改变。
作为教育厅来说,一方面首先要保证举报者的利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我想,举报仅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让老师自己约束自己,真正做到德高为师,学高为范。你的建议对我们行政部门来讲是一种鞭策,教育主管部门怎么去引导老师,给老师搭建更多职业成长的平台,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同时,要通过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让老师除了考试成绩以外,有一个正确的评价,让孩子加入到评价老师的行列中去,通过督促,使老师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科学全面的审视,从而逐渐回归到教师的本位上去。
两会后,青海省将出台异地高考政策
金晓旭:小叔子很小的时候把户口迁到外地,现在带着孩子回来,在西宁上初中,面临着能不能在青海参加高考的问题,想知道青海省的异地高考政策何时出台?
王绚:异地高考政策,大家都很关注,对异地高考、尤其是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考试问题,省委、省政府领导非常关注这件事情。从2011年起,青海省就率先对异地高考进行了尝试。
其他省市出台异地高考政策后,我们感到青海省的政策需要完善。为此,我们对政策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论证,两会后这个政策就要出台,意味着在青海上了初中、上了高中,就可以在这里参加高考。目前,研究程序已经结束,政策出台试行一段时间后,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再作进一步修订。
记者对话省教育厅厅长
异地高考不等于高考移民
记者:很多家长有顾虑,认为异地高考等同于高考移民,您怎么看?
王绚:这个顾虑不必要。从全国来说,东部地区面临的是随迁子女的问题,而青海省等西部地区更多面临的是随迁父母的问题。作为我们来说,主要是封堵高考移民的问题。当然在政策制定中,也面临着两难,既要维护本地考生的利益,也要维护真正随迁子女的利益。怎样公平公正地考虑这个问题,关于随迁子女就地考试的问题,省招考委出台了相关文件,文件是和户籍挂钩的,因为青海省在全国来说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是先出台的,青海省对外来人口户籍准入门槛很低。异地高考制度的建立,一个是如何和户籍挂钩,一个是如何和学籍挂钩,还要维护好真正随迁子女的利益。
青海省将出台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政策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增加公办中小学教师编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方面,教育厅有没有相应的措施?
王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工作实际上前年就开始了。目前,省教育厅、省编办、省人社厅等部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目的是通过教师队伍的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调研工作结束后,省委、省政府将出台一系列关于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政策,对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给予解答。目前,这个文件正在形成过程中,按照省政府安排,暑假前,这项工作就会有结果。
成绩不是孩子的全部
记者:有人说,青海教育设备最好,学生作业量最多,学生成绩最差,您怎么看这种说法?
王绚:这个说法有一定客观性,说明我们青海的教育从内在发展机制上,从教师教育质量提升上,从教师考评机制上,从教研力量加强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从全国来说,青海省学生的作业量不算最大,但确实不少,整个成绩相对来说不理想,尤其是高考成绩。这与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有紧密关系,我们也深入探讨过这方面的问题,比如通过帮扶机制,把先进省市的教育理念、成功做法、优秀老师引到我们这里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育是综合概念,成绩不代表孩子的全面成长,只代表孩子的组成部分。我们学生的体质、心智还是有独到的地方,我们的学生质朴、能吃苦、善良,具有青海人优良的品质。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114招生网 –山东招生考试信息网,山东高考政策,山东高校推荐,山东自考成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 技术支持:中国网库[
31.25]